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王春燕同志先进事迹2021-10-24    文字:

  王春燕,女,汉族,19839月出生, 20174月参加工作,2004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


D5F3

勤奋踏实,专注基础研究

王春燕同志在求学过程中接受了系统的科研培训和先进的科研理念,在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纳米材料等领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加入了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后,以满腔热情和严谨实干的科学工作精神,投身于工作,创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她始终对科研事业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依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与学生一起设计实验、分析数据。

她深知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领导团队开展核酸纳米组装、核酸热力学、结构设计和癌症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基础问题实验周期长,需要数据多,她爱岗敬业,不畏艰难。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的“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更加坚定了王春燕投身基础科研领域的信念,她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勇攀科研高峰,激发创新活力。她深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钻研新方法,追踪前沿科技动态,面对工作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

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方法

她创新性地将宏观机械运动与纳米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了在纳米尺度的DNA器件的伸缩运动而且克服了宏观体系发生永久形变的缺点,实现了体系在纳米尺度精确运动的调控以及实时形貌的监测;明确了该微观体系运动的机械能,提高了该体系的循环效率而且将其作为模版进一步组装其它发光基团和纳米材料。她通过运用核酸结构和构象变化的特点,实现了纳米尺度药物的输送与释放;改进了纳米尺度的行走机器体系,催化剂序列的使用更是让纳米尺度的器件运动效率提高了2个数量级以上,为研究在纳米尺度上材料结构设计、维度和形貌与其微观构象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模型体系。

针对癌症病人基因层面会出现突变的复杂性,以设计分子探针为导向,首次提出了用化学平衡的方法来计算DNA模块热力学参数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误差大和需要引入多个假设的缺陷;突破性地将数据误差减少了12-16倍,并且系统地表征了不同微环境下热力学参数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可以被广泛推广的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途径;并且首次提出了不同长度末端单链序列对于整体双螺旋的能量贡献,提出了长度变化对稳定性影响的机理。该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被多家业内知名科研媒体网站报道,实验的数据被成功采用,以此用作结构预测软件平台开发。另外,她还创新性地使用核酸分子的结构特性并结合特定波长的激光实现了两种以上碳纳米管的手性分离,相关研究为核酸纳米材料的设计和癌症检测、光热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较有前景的无创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爱护学生,注重对学生全面培养

作为一名科研教育工作者,她把教书育人、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作为科研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在培养学生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目前指导14名在读研究生,其中硕士11名,博士3名。她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研究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教育背景各异,尤其有几位同学本科接触化学较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实验,刚开始阶段比较吃力。个别同学情绪波动较大甚至有些抵触,她不定期与这些同学谈心,鼓励这些学生增强自信,引导他们逐步打开内心,直面自己的不足;逐个给每个同学设计匹配其能力的实验方案,手把手带这些同学从头开始学习,一次次重复实验中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分解步骤,设立小目标,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满足。另外,她还注重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给学生介绍很多的学术资源开阔眼界,给每个学生提供外出培训、参加国内外会议的机会。

在本科教学工作上,她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散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典型的真实事例,鼓励引导学生走出迷茫时期。王春燕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面对困难麻烦,她知难而进,积极进取,以严肃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影响学生。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着光和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

 





上一条:2021年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周建涛同志先进事迹
下一条:2021年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达胡白乙拉同志先进事迹


关闭